产品展示

伊朗人设崩了!中国网民为啥从力挺变群嘲?

发布日期:2025-07-10 12:47 点击次数:108

# 伊朗形象崩塌!

中国网民为何从力挺变群嘲?

德黑兰贾姆卡兰清真寺屋顶上的黑色血旗,曾象征“以血还血”的复仇誓言,如今却变成国际政治的讽刺符号。

2020年苏莱曼尼遇刺后升起,2022年核科学家遇害后升起,2024年哈马斯领袖在德黑兰被炸身亡后再度飘扬。

当2025年以色列空袭的硝烟未散,血旗又如期亮相。

升旗仪式已演变为固定政治表演,每次配合高调复仇宣言,引发短暂街头亢奋,却在行动层面屡屡露怯。

这种仪式化对抗与实质行为的严重错位,正悄然瓦解着中国网民对伊朗的集体认同。

最初巴以冲突爆发时,伊朗驻华社交媒体账号通过发布加沙惨状、儿童遇难画面,成功唤起中国网民的深切同情。

同时将自身包装成“抵抗以色列侵略的领头羊”和“一带一路可靠盟友”,配合“中俄伊大三角”理论传播,迅速构筑起英雄形象。

当时数以万计的留言涌入其账号表达支持,期待伊朗能撼动美国中东霸权体系。

中国民众的传统情感被精准触达——对霸权行径的愤慨、对弱小者的怜悯、对打破外交孤立的渴望,使伊朗赢得前所未有的民间好感度。

转折点始于中东战事深入后伊朗的实操表现。

2020年美军斩首苏莱曼尼后,伊朗提前向伊拉克总理透露空袭计划,最终导弹在无人的美军基地爆炸,制造出零伤亡的行为艺术。

2024年使馆遇袭,150枚导弹专挑周日资本市场休市时射向西岸,精确规避油价波动影响美国大选。

这种精密算计的报复行动,被网友总结为“放最狠的话,做最怂的事”。

战场姿态与谈判桌表现更形成鲜明反差:当以色列战机抵近德黑兰,伊朗外长正通过阿曼卡塔尔低声下气请求重启核谈判。

深层治理危机加剧形象崩塌。

伊朗城市暗藏的非法卫星天线、“临时婚姻”性工作者、黑市酒类交易,暴露出政教合一表皮下的系统性溃败。

这种治理失能直接导致安全防线千疮百孔——摩萨德特工流传着“驮黄金的驴子就能攻破德黑兰”的戏言。

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与伊朗顾问会晤时被精确引爆,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参加总统就职典礼后遇刺,无不指向情报的大规模泄露。

更伤及根本的是社会性的价值崩塌:足球队员拒唱国歌被热捧,精英阶层将移民欧美视作人生理想,“伊奸”为绿卡贩卖国家机密。

曾被视为战略资产的“什叶派之弧”更凸显伊朗的背信弃义。

叙利亚政府军危急关头,4000名伊朗革命卫队官兵躲进俄军基地寻求庇护;哈马斯遭全面打击时伊朗袖手旁观;真主党高层被“团灭”后,副总统扎里夫竟向西方撇清:“抵抗之弧与伊朗无关”。

这种出卖盟友的自保逻辑最终延伸到中国:2014年伊朗为示好美国,交出68家中国公司的交易记录,直接导致华为高管被捕。

消息经披露后,中国网民的愤怒质问冲上热搜:“连核心伙伴都敢背叛,还有谁不能出卖?”

德黑兰街头踩踏星条旗的民众或许尚未察觉,真正掏空国家尊严的,是官员在升旗表演后数着海外资产的贪渎,是精英阶层病态向往西方的文化自卑。

当以色列战机在首都上空如入无人之境,当局展示的“底牌”竟是一段“手摸核弹”的模糊视频配文“MAYBE”,被调侃为当代版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。

《韩非子》的箴言穿越两千年时空回响在波斯高原:“力少而不畏强,无礼而侮大邻,贪愎而拙交者,可亡也。”

伊朗困境验证着一个铁律:国家荣誉的瓦解,永远始于内在精神的腐朽。

#高考人生始发站#

.

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电话:
邮箱:
地址:
意昂体育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