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3000枚导弹瞄准西太美军,伊朗导弹好对付,东风导弹可不是吃素的

发布日期:2025-07-11 14:18 点击次数:170

这一幕现在想想都觉得有些“屋漏偏逢连夜雨”——美军一边在西太平洋忙着部署,一边却在国会遭到自家官员的灵魂拷问。美国空军部长梅因克和太空军作战部部长萨兹曼,去年直截了当地说:“解放军火箭军手上,可不止几百颗导弹,光针对台岛和第一岛链的就有900多枚、总数超3000枚!”这不是空口白话,人家还有实打实的研究和数据显示,东风家族不但数量吓人,性能也是“摸不着头脑”。台当局一听,心里也发毛——要是美军真扛不住,自己到底还能指望谁呢?

美军的无力感,其实并不是一朝一夕冒出来的。细数过去,美国早就数次被卷进远东的导弹阴影里。50年代的朝鲜战争、后来越南战争,那些设在沖绳、关岛的基地,哪一次不是苏联和中国火箭炮、航空兵的潜在攻击对象?为防万一,美军在日本、关岛拼命砸钱搞反导,有点像鸡蛋壳里刮铁——费劲还心慌,生怕一不小心就“马失前蹄”。

可时光一晃几十年,现代的导弹和反导猫鼠游戏早就走到了新阶段。2020年,那场伊朗报复美军驻伊拉克基地的导弹雨,想必不少人还有印象。600枚“流星”系列弹道导弹,让美军和盟友的防空体系玩命地拦,硬是砸下了大把弹药。结果,美国自己承认几十名士兵受了脑震荡。这里面最扎心的现实是:若对手换成中国火箭军,那规模、技术、体系全是“高配”,光凭拦截都够美军喝一壶的。

数据不会说谎。解放军现在一口气囤下三千多枚各型弹道导弹,而且还是东风-15、东风-16这种“老牌狠货”,再加上东风-17高超音速、能打到关岛的东风-26“快递”,以及各种传说中的东风-21D反舰导弹,简直就是“端着碗吃饭,锅里还炖着”。2020年南海的那次实弹试射——东风-21D、东风-26B,摆明了就是对着美军航母来的。说句心里话,这才是真正的“指哪打哪”,让美军的航母心里一阵发毛。

在美国官方看来,这也是没法回避的棘手事。梅因克在国会承认,不仅导弹多,还都具备末端机动能力,防不胜防——就像和“小李飞刀”对决,要拦住一枚东风导弹,得消耗3到5枚拦截弹。你算算账好了,美国反导系统原本就贵得离谱,每打一枚是“肉疼”,万一对面一波海量饱和攻击,家底都要掏干净。

现实世界可不是打游戏。实际操场上,导弹还能批量生产,越造越多,技术还在不断进化。东风-17高超音速导弹那种“飘忽不定”的飞行轨迹,美军自己承认今天的反导技术基本“有心无力”,不少军方专家都说,就算知道来袭,也根本没法完全拦住。关键是中国火箭军的管理体系和保密机制极为严密,连五角大楼都承认,对这些导弹的核心数据只能“望天兴叹”,搞不清楚底细。不仅如此,中国的产能还在继续扩大,高强度、大量、快速,这让美国人动辄用“焦虑”“忌惮”这种词来形容现在的内心感受。

美军不是没想法,实在扛不住也得“花式应对”。近年来,美日澳频频搞联合军演,2022年“利剑”军演就把关岛、夏威夷和澳大利亚北部防区重新捡起来,专门推演怎么加固反导系统,硬是盯着中国东风家族的威胁。军事专家早就说过,在那一区域,现代反导系统跑得再快、反应再敏捷,但终究还是“猪八戒照镜子——里外不是人”。随着新一轮的装备升级,成本水涨船高,但成效却有限。

更麻烦的是,导弹威胁已经不止停留在地面。梅因克2023年提过多次“中国太空对抗的焦急感”,中国已经掌握了反卫星导弹和高超声速武器,不仅能威胁地面目标,还对全球情报和导航系统构成实质性影响。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,美国现在甚至担心,光有地面的反导还不行,太空战场也得提前布局。

其实仔细捋捋,美军到现在还真没啥好办法。一枚东风下去,至少3-5枚拦截弹才能保个平安,美国人不敢轻易消耗库存。伊朗那场导弹袭击美军基地,让美国人认识到现代战争的一个真理:谁弹多、技术高、体系化,谁就能“压死人”。一旦碰上中国火箭军这种标准的“弹道流”,美国自己的防线就像芝士披萨,一捏就“塌了个大窟窿”。

历史总有相似之处,但今时不同往日。过去美军还会指望靠技术壁垒扛住新威胁,但现在东风家族的现代化步伐、数量扩张和核常兼备属性,把西太平洋局势搅得风生水起。面对如此压顶的风险,美方高层已经不得不思考:真到局势紧张那天,还撑不撑得住局面?台当局这边的心也早悬到嗓子眼,如果美军真成了“看客”,那真就是“竹篮子打水——一场空”了。

可一味指望对方全力以赴,未免有些吃力不讨好。历史上,朝鲜战争、越南战争美军早已有深刻教训,远东基地动辄成为火力焦点。现如今导弹威胁方式与规模翻了好几番,台海、乃至第一岛链局势,根本无从预判。弹道导弹本就是变局催化剂,无论哪一方强势,都难包打天下。说白了,战略博弈永远是你来我往,没有“绝对上风”,只有“动态平衡”。

归根结底,区域安全能否守得住,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所有人的战略克制,光靠“堆砌武器”注定老路难行。导弹再多,反导再高,形势始终在暗流涌动,没有谁能说“一劳永逸”,今天看起来的堡垒,明天也可能变成“豆腐渣”。未来是不是真的靠技术碾压就能高枕无忧?怕是没人敢打保票。
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
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电话:
邮箱:
地址:
意昂体育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