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河北等地,出现了 4 个现象,原因令人深思!
最近走河南河北两地发现,不少新鲜事儿正在悄悄流行,细琢磨背后的原因,全是民生变化的信号。
第一个是 “零工超市” 遍地开花。衡水的乡镇里、石家庄的社区里,靠着微信群搭起招工平台,守着麦田就能找短工,衡水 1792 家超市已经帮 5 万多人找到活儿,这不就是把就业服务送到了家门口嘛。
第二个是 “河北福嫂” 成香饽饽。以前打零工的阿姨们,学了护理、心理课考了证,不少人进京做高端家政月入过万,这都是政策帮着对接京津市场,让技能变成了 “铁饭碗”。
第三个是村里的康养院火了。邢台空心村改造成民宿小院,北京投资商找上门,村集体一年多赚 20 万,原来乡村振兴真能让老村子变 “金窝窝”。
第四个是孝老食堂不花钱。沧州村里 70 岁以上老人免费吃饭,菜农捐菜、志愿者做饭,政府还补钱,这背后是民生支出占了财政八成以上,把钱花在了实在处。
这四个现象看着不搭界,其实都是政策盯着百姓的 “急难愁盼” 发力,就业有支撑、养老有保障,日子自然有奔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