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养老金中位数4484元引发热议。这个数字背后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真相?早退休群体最吃亏。
2015年计发基数仅5451元,如今涨到12307元。十年间差距拉大43.6%,高龄补贴杯水车薪。
知识青年返沪人员更心酸。外省养老金只有上海52%,每月430元补贴难解近渴。
灵活就业者月领不足中位数。
定额调整看似公平,实则难掩制度缺陷。女性退休金仅为男性75%。
30年工龄女工月领5510元,比同龄男性少拿近2000元。
户籍门槛加剧不公。非沪籍退休人员享受不到任何政策倾斜。数据会说话。
2023年上海养老保险支出3680亿,542万退休人员平分。但医疗补助、丧葬费等支出占比超预期。实际到手的钱要打折扣。
钱都去哪了?这个问题值得每个纳税人深思。养老金差距折射出深层制度矛盾。
高龄补贴就像创可贴,治标不治本。看看隔壁江苏。同样工龄的退休人员,养老金比上海低15%。
但生活成本更低,实际购买力反而更高。
数字游戏背后是区域发展不平衡。
专家建议取消户籍限制。让所有退休人员享受同等补贴政策。但财政压力如何化解?
这是个两难选择。
未来三天上海天气转凉。就像某些退休老人的心情,期待政策暖风。您身边有养老金偏低的老人吗?
他们的故事值得被听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