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介绍

都说刘邦是混混,实则出身不简单,不然何以拥有天下

发布日期:2025-07-28 16:57 点击次数:86

你以为刘邦只是个街头混混?这位大汉开国皇帝,看似是个不读书、不劳作的草莽,实则身世暗藏玄机。

他的人生,从籍籍无名到登顶天下,过程充满了戏剧性转折。在很多人眼中,刘邦不过是个凭运气上位的市井之徒,但真实的他,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一面?

出身并非低微,游侠亦属贵族

汉朝的高祖刘邦,其历史功绩彪炳千秋,不容置疑。汉承秦制,他实际上是秦始皇事业真正的继承者,完善了秦朝制度,构建了中国后来两千年大一统国家的雏形,直至今日,我们的国家架构仍能看到其影子。

自媒体兴起后,常有人拿刘邦举反例,称不读书、不学习也能成功,只要有心胸就能当刘邦。但这完全是对刘邦的误读。在中国历史汉族皇帝中,出身最卑微的当属朱元璋,而刘邦绝非如此。

刘邦早年的职业是游侠,游侠在中国古代是士族的一个分支。在周代社会,国家贵族体系分为天子、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等等级。后世所说的“士大夫”,在当时上古、中古时期,指的是从士到大夫这一阶层,其晋升路径是通过读书科举,由低到高。

而游侠作为士的一部分,属于贵族体系中的士族。其中,崇信儒家的为文士,练武的则被称为武士。比如,中国古代贵族中优秀的战士被称为武士,日本对贵族战士也称作武士,其根源皆在于此,前提是必须先是士,平民是不能称为武士的。

秦国一统天下,改分封为郡县,氏族失去封地。文士开始依附皇权,而列国武士被政治主流社会淘汰,部分人开始游荡寻找机会。刘邦便是其中之一。他结识了通过入赘获得一大笔财富的落魄武士张耳,二人后来还结为亲家。刘邦旗下的势力称汉,张耳则为赵王。

刘邦这种人,按照易中天先生的说法,闲时帮闲,忙时帮忙,若真打起来便是帮凶。当时,春秋战国养士遗风犹存,加之乱世所需,游侠集团颇为庞大,刘邦许多熟人便在此时结识。无独有偶,刘邦的后代刘秀也与游侠有交集,且刘秀还豢养游侠。

刘邦虽未养游侠,但他家境尚可,家中有田,父母育有多个兄弟,分别为刘伯、刘仲、刘季(刘邦)、刘交。大哥刘伯早逝,刘邦与大嫂关系或许欠佳。刘邦称帝后,常调侃父亲,称父亲曾认为二哥能种地养家有本事,如今自己拥有天下,与二哥的几亩地相比,谁的家业更大。小弟刘交喜欢读书,多才多艺,游学四方。

由此可见,刘邦家兄弟四人,大哥管家,自己四处闯荡,小弟读书,家境应属中产。

《史记・高祖本纪》将刘邦描述得极为凄惨卑微,这或许是早期修史者通过贬低客观条件来彰显人物伟大的惯用手法,越强调起点低,越能突出其天命所归。

而《汉书》的记载则与现今推测更为相符,据《汉书》记载,刘邦的曾祖父刘清曾任战国时代魏国的大夫,秦国征战时躲避战乱、隐姓埋名。再往前追溯,刘邦的祖先乃是晋国六卿之一。

从一件小事或许可对刘邦的贵族身份略窥一二。刘邦称帝后十分孝顺,常去参拜父亲太公。一日,太公派人传话让刘邦别再来了,称刘邦贵为皇帝是人主,自己虽是父亲却是人臣,刘邦前来参拜不合适,有损皇帝尊严。刘邦听闻后急忙去找父亲,太公表示不能因父子关系乱了天下章法。刘邦瞬间醒悟,封父亲为太上皇。

在汉朝初年,纲常伦理概念尚未完善,太公却能如此明晰礼法,若说他是平民,实在难以令人信服。

行事风格不羁,尽显没落贵族做派

尽管刘邦家底尚可,但行事风格却尽显没落贵族的特质。他毫无顾忌,史书上记载他调戏妇女、打架斗殴、与朋友吹牛赌博、与人争抢水源等,可谓无所不为。

当时有个狂生郦食其前去拜见刘邦,正常情况下,英雄人物面对主动投靠的谋臣,即便做不到礼贤下士,至少也会正襟危坐。可刘邦却在两名女子为其洗脚时接见郦食其。

郦食其质问刘邦究竟是要灭秦还是帮秦灭诸侯,刘邦称要灭秦。郦食其又说刘邦如此德行,不尊重人,凭什么灭秦。刘邦一听,觉得有理,立刻停止洗脚,与郦食其认真交谈。郦食其后来为刘邦做出诸多贡献,最终作为说客,在齐国被蒸死。

在与西楚霸王项羽对战时,刘邦的行事更是令人瞠目结舌。广武之战中,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后被项羽抓住。项羽威胁刘邦,若不投降就将其父亲和妻子炖了。刘邦竟回应说,自己与项羽曾是楚怀王手下,还结拜为兄弟,自己的父亲就是项羽的父亲,若项羽要煮父亲,别忘了分自己一杯羹。

彭城之战时,汉军联合诸侯几十万人攻打楚国都城彭城,项羽率几万骑兵千里奔袭,将汉军打得七零八落。刘邦在大将夏侯婴的营救下逃生,为躲避追杀,夏侯婴一面命令部队阻截楚军骑兵,一面驾车带着刘邦和他的两个孩子逃跑。

刘邦却因觉得马车跑得慢,担心被追上,竟几次将自己的孩子,即后来的太子和鲁元公主往车下扔,每次都是夏侯婴生气地停车将孩子抱上来,刘邦再扔,夏侯婴再抱,最后两人为此还吵了一架,夏侯婴极力劝说,刘邦才罢休。

用人之道高明,深谙驭人之术

在用人方面,刘邦堪称高手。许多人认为项羽是莽夫、政治白痴,比如鸿门宴放走刘邦,还未重用韩信,让韩信仅担任执戟卫士。

但实际上,项羽并非如此。项羽死时年仅30岁,争霸天下时二十七八岁,年轻人习惯将自己看着顺眼的人留在身边,且项羽自身勇猛,其亲军自然都是他认为能打的人。

韩信不愿仅做这样的角色,所以后来投奔刘邦。而刘邦一开始也未重视韩信,否则也不会出现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。萧何力荐韩信,称其可做大将军,刘邦选择相信萧何,还将拜将之事做到极致。

他对韩信热情款待,又是脱衣相赠,又是分享食物,让韩信深受感动,从此为刘邦效力。

刘邦深知用人之道,只要对方有才能且愿意为自己所用,他便不惜一切代价拉拢,与年轻气盛、爱面子的项羽相比,刘邦在用人方面更胜一筹。

刘邦,这位大汉王朝的开创者,出身并非低微,行事虽不羁却有独特的谋略,用人之道更是高明。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,不应被简单地误解为不读书、不学习的小流氓形象。历史的真相,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和精彩。

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电话:
邮箱:
地址:
意昂体育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