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英伟达展示了应用CPO(共封装光学)技术的交换机Quantum-X Photonics,并计划于2026年初上市。
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光通信行业正式进入CPO时代,它把光引擎与交换机芯片共同封装在同一基板,显著降低能耗和数据延迟,提升带宽密度与信号质量。
作为光模块和CPO的核心部件,光芯片在CPO时代的需求量预计将呈数十倍增长。
此前高端光芯片主要依赖进口,但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研发突破,国产高端光芯片已开始逐步替代进口产品。
其中仕佳光子(688313.SH)和源杰科技(688498.SH)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。
光芯片按照功能可分为不同类型。发射端包括激光器芯片(DFB/EML)、连续波光源(CW),负责电光转换。
接收端包括探测器芯片(APD/PIN)、跨阻放大器(TIA),负责光电转换与信号放大。
其他环节还包括调制器芯片(EAM/铌酸锂/硅光)和波分复用(AWG)。
仕佳光子与源杰科技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径。仕佳光子以无源光器件芯片为主,其PLC分路器芯片全球市占率超50%,AWG芯片也是骨干网和光纤到户(FTTH)的核心组件。
源杰科技则专注于高速有源光芯片,是国内唯一能量产25G+高速DFB芯片的企业,采用IDM全流程自主工艺。
2024年,仕佳光子实现营业收入10.74亿元,同比增长42.4%,净利润6493万元,成功扭亏为盈。
2025年上半年,公司增长进一步加速,营业总收入达到9.93亿元,同比增长121.12%,归母净利润为2.17亿元,同比增长1712.0%。
仕佳光子的光芯片及器件收入占营收比例达70%,其中境外收入4.52亿元,同比增长3.2倍,北美数据中心客户订单显著增加。
公司除传统强项无源芯片外,还涉足了激光雷达、气体传感和量子通信等新兴领域,其1550nm DFB芯片已通过车规认证。
源杰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2.52亿元,同比增长74.63%,但受研发投入增加和价格竞争影响,净利润为-613.39万元。
2025年上半年情况明显改善,营业总收入2.05亿元,同比增长70.57%,归母净利润4626.39万元,同比增长330.31%。
源杰科技的核心优势在于高速率激光器芯片,产品覆盖2.5G到50G DFB/EML激光器芯片,适配数据中心400G/800G光模块需求。
其100G PAM4 EML芯片已完成客户验证,200G EML进入样品开发阶段,适配1.6T光模块的300mW高功率CW光源技术也已突破。
在市场布局方面,两家公司也呈现出明显差异。
仕佳光子主要覆盖运营商(如中国移动)、设备商(如烽火通信),市场份额集中在中低端接入网领域。
源杰科技则聚焦中际旭创、新易盛等高端光模块厂商,直接受益于AI算力驱动的高速率光模块需求。
国产化替代空间为两家公司提供了巨大机遇。2.5G及以下速率光芯片国产化率超90%,10G速率国产化率约60%,但25G及以上速率国产化率仅4%。
全球25G+光芯片市场规模约43亿美元(2025年),国内自给率不足5%,替代空间超40亿美元。
技术研发投入方面,源杰科技2024年研发费用5451万元,占营收21.62%,拥有17项发明专利,聚焦突破100G以上高速率产品的技术瓶颈。
仕佳光子2024年研发投入8900万元,占营收8.3%,侧重无源器件的集成化。
两家公司也面临着不同的风险挑战。源杰科技需要应对高速芯片良率提升难度大、依赖北美数据中心需求波动等风险。
仕佳光子则需解决有源芯片研发进度滞后、国内运营商集采价格下降压力等问题。
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,两家公司市值均超过300亿,仕佳光子动态市盈率在60倍以上,源杰科技在200倍以上。
2025年内,两家公司股价分别上涨了5倍和2倍。
光芯片行业整体发展前景广阔。2024年全球光芯片市场规模约为38.65亿美元,预计2031年将达到104.1亿美元,2025-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5.4%。
受益于5G通信、数据中心扩建、人工智能等需求的推动,光芯片正逐步取代传统电芯片成为高速数据传输核心器件。
在政策支持方面,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《广东省加快推动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(2024—2030年)》,提出力争到2030年取得10项以上光芯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,打造10个以上"拳头"产品,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领军企业,培育形成新的千亿元级产业集群。
国产光芯片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正逐步崭露头角。
除了仕佳光子和源杰科技外,光迅科技、华工科技、长光华芯等企业也在光芯片领域有着重要布局和技术突破。
光迅科技是国内光芯片自主化标杆企业,实现10G/25G DFB/EML芯片量产,深度布局硅光集成技术。
华工科技是"激光+光通信"双轮驱动的企业,光芯片业务主要服务于激光雷达和数据中心。
长光华芯则是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领军者,军工领域市占率超60%,车规级产品通过特斯拉认证。
随着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和CPO技术的推广应用,光芯片行业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。
具备核心技术和清晰战略的光芯片企业,有望在行业发展中实现价值增长。
家人们对此有什么看法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
#科技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