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介绍

跟国内年轻人抢饭碗?K字签证,到底是什么东西?

发布日期:2025-10-10 15:27 点击次数:146

这两天,央视刚报道了一条消息:中国的《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》新增了一类签证,专门发给外国青年科技人才,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按照官方的解释,持有K字签证的人,将享有更便捷的入境次数、更长的停留期,而且重点是,他们不需要境内的聘用单位或者邀请单位,就能直接申请。

消息一出,网上的骂声就来了。尤其是年轻人,直接炸了。为什么?很简单,国内年轻人的就业形势已经够惨的了。大家都知道,现在本科生、研究生,找工作比考研还难。能找到的,大多也就是三四千的岗位。结果,这时候国家还给外国青年开了一条VIP通道,所以有不少人就觉得:这是要让东南亚、南亚的年轻人跑到国内年轻人的饭碗啊!那么,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呢?

这里我们先来说一说什么是K字签证,有关K字签证,可以追溯到今年8月份。在8月7日,总理签署了第814号国务院令,正式修改了《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》,新增K字签证。

理由也写得很清楚: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。中国要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,所以要便利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来华

那么哪些人能申请?条件有两条:第一是在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,读过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数学这些专业,本科及以上学历,或者是在这些机构里从事过科研、教育工作。翻译成人话就是:STEM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外国青年,都可以申请。

听起来门槛不算高吧?这里面真正可以算得上是门槛的,就是“知名高校”这个词,到底要怎么定义?如果是全球前50名的顶尖高校,那影响不大,真正牛的人才也未必愿意来,所以数量有限。但如果是全球前500名,那门槛就低了。要知道,全球QS前500里有很多国内的985、211大学,而这些学校对留学生的录取要求都非常低,用一句话总结就是,有手就行,只要肤色正确,来者不拒。

所以门槛怎么划,会最终决定K字签证的含金量。

那么K字签证会不会冲击国内的就业市场呢?至少从表面上看,不会。因为签证说明里写得很清楚:持K字签证的外国青年,可以从事教育、科技、文化等领域的交流、创业、商务活动,这里面并没有直接写“就业”。换句话说,这个签证不是专门给外国人来打工的,更像是给他们一个更灵活的“停留许可”,重点方向是创业和交流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如果这些外国青年真的来中国创业,那可能还会创造一些岗位,反而会增加就业机会。

当然这只是理论上,实际落地就不好说了,虽然文件里没写“就业”,但有了这个签证,外国青年就有更长时间留在中国寻找就业机会。以前留学生是学生签证到期必须走,现在有了K字签证,他们可以慢慢等、慢慢找,这样一来,他们就可能变成国内年轻人在就业市场上的潜在竞争者。

那么这个K字签证到底好不好呢?有一说一,就政策本身,从逻辑上说,并不差,因为它填补了一个“中间层”的空白。过去,国内也有人才引进计划,比如“千人计划”“万人计划”,还有专门的R字签证,但这些都是顶尖人才才能拿到。普通的外国青年,根本没戏。

而K字签证,就是在“顶级人才”和“普通劳工”之间,增加了一条青年人才通道。说白了,中国过去只打算吸收“爱因斯坦”这类的大牛,但现在开始考虑吸收“普通STEM毕业生”,出发点没什么问题,美国、日本欧洲也是这么干的。唯一的问题就是,这个K字签证的时机非常尴尬。如果是在十年前,经济高速增长,大家不愁就业,那时候搞这个签证,绝对会被当成中国开放、强大的标志,人人拍手叫好。

可现在不一样了。现在的情况是什么,年轻人就业难,毕业即失业,大龄职场人每天担心裁员。新闻里不是外企撤离,就是岗位缩减。在这种环境下,你突然告诉年轻人:我们要给外国青年开一个长期签证通道。这你让那些已经投了几百份简历还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,怎么想?虽然,你这个K字签证上面说不包括外国青年来华就业,但那些还在找工作,一肚子气的年轻人可不会管这些,因为这时候情绪已经战胜了理智,这时候他们只会觉得,外国人进来了,未来就一定会抢我的饭碗,而这种担心,有没有道理呢?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,如果大量低端的外国青年通过这个K字签证进入国内,那肯定会抢走一部份就业岗位,当然这个量肯定不会太大,因为国家也不会允许,如果K字签证进来的都是低端人才,国家肯定会限制签证数量,所以这个影响我认为总体上还是可控的。

最后再说点实际的,这个K字签证,能否吸引到人才?吸引力大不大呢?首先必须承认,对韩国、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年轻人来说,这个签证确实没多大吸引力。但是对于,东南亚国家的青年来说,这个K字签证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。你像越南的平均月薪:3000–4000元,印尼:2000–4000元,泰国:4000–6000元。而在国内,二线城市普通岗位起薪就有5000–7000元,一线城市更是8000–15000元,做IT、金融甚至2万都有。对很多东南亚青年来说,中国的收入水平就是他们国内的2–3倍,在去不了日韩美欧这些发达国家的前提下,他们当然会愿意来中国。

不过问题也来了,那些去不了发达国家的国外青年,到底还能不能算是优秀青年呢?这个问题我觉得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。

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电话:
邮箱:
地址:
意昂体育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